《皇极经世书》观物篇62

观物篇六十二

有日日之物者也,

有日月之物者也,

有日星之物者也,

有日辰之物者也;

有月日之物者也,

有月月之物者也,

有月星之物者也,

有月辰之物者也;

有星日之物者也,

有星月之物者也,

有星星之物者也,

有星辰之物者也;

有辰日之物者也,

有辰月之物者也,

有辰星之物者也,

有辰辰之物者也。

日日物者飞飞也,日月物者飞走也,日星物者飞木也,日辰物者飞草也;

月日物者走飞也,月月物者走走也,月星物者走木也,月辰物者走草也;

星日物者木飞也,星月物者木走也,星星物者木木也,星辰物者木草也;

辰日物者草飞也,辰月物者草走也,辰星物者草木也,辰辰物者草草也。

—记:这里是用天文来对应和统一自然事物。

有皇皇之民者也,有皇帝之民者也,有皇王之民者也,有皇伯之民者也;

有帝皇之民者也,有帝帝之民者也,有帝王之民者也,有帝伯之民者也;

有王皇之民者也,有王帝之民者也,有王王之民者也,有王伯之民者也;

有伯皇之民者也,有伯帝之民者也,有伯王之民者也,有伯伯之民者也。

皇皇民者士士也,皇帝民者士农也,皇王民者士工也,皇伯民者士商也;

帝皇民者农士也,帝帝民者农农也,帝王民者农工也,帝伯民者农商也;

王皇民者工士也,王帝民者工农也,王王民者工工也,王伯民者工商也;

伯皇民者商士也,伯帝民者商农也,伯王民者商工也,伯伯民者商商也。

—记:这里是根据皇帝王伯的特性,对应到士农工商上。

飞飞物者性性也,飞走物者性情也,飞木物者性形也,飞草物者性体也;

走飞物者情性也,走走物者情情也,走木物者情形也,走草物者情体也;

木飞物者形性也,木走物者形情也,木木物者形形也,木草物者形体也;

草飞物者体性也,草走物者体情也,草木物者体形也,草草物者体体也。

—记:这里是把鸟兽草木统一于性情形体。

士士民者仁仁也,士农民者仁礼也,士工民者仁义也,士商民者仁智也;

农士民者礼仁也,农农民者礼礼也,农工民者礼义也,农商民者礼智也;

工士民者义仁也,工农民者义礼也,工工民者义义也,工商民者义智也;

商士民者智仁也,商农民者智礼也,商工民者智义也,商商民者智智也。

—记:这里细分士农工商的特性,思路值得学习,结论有些牵强。

飞飞之物一之一,飞走之物一之十,飞木之物一之百,飞草之物一之千;

走飞之物十之一,走走之物十之十,走木之物十之百,走草之物十之千;

木飞之物百之一,木走之物百之十,木木之物百之百,木草之物百之千;

草飞之物千之一,草走之物千之十,草木之物千之百,草草之物千之千。

士士之民一之一,士农之民一之十,士工之民一之百,士商之民一之千;

农士之民十之一,农农之民十之十,农工之民十之百,农商之民十之千;

工士之民百之一,工农之民百之十,工工之民百之百,工商之民百之千;

商士之民千之一,商农之民千之十,商工之民千之百,商商之民千之千。

一一之飞当兆物,一十之飞当亿物,一百之飞当万物,一千之飞当千物;

十一之走当亿物,十十之走当万物,十百之走当千物,十千之走当百物;

百一之木当万物,百十之木当千物,百百之木当百物,百千之木当十物;

千一之草当千物,千十之草当百物,千百之草当十物,千千之草当一物。

一一之士当兆民,一十之士当亿民,一百之士当万民,一千之士当千民;

十一之农当亿民,十十之农当万民,十百之农当千民,十千之农当百民;

百一之工当万民,百十之工当千民,百百之工当百民,百千之工当十民;

千一之商当千民,千十之商当百民,千百之商当十民,千千之商当一民。

—记:这里是数的解释。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这里的一十百千是能量的数量大小。

为一一之物能当兆物者,非巨物而何为?

为一一之民能当兆民者,非巨民而何为?

千千之物能分一物者,非细物而何为?

千千之民能分一民者,非细民而何?

固知物有大小,民有贤愚,

移昊天生兆物之德而生兆民,则岂不谓至神者乎?

移昊天养兆物之功而养兆民,则岂不谓至圣者乎?

吾而今而后,知践形为大,非大圣大神之人,岂有不负于天地者乎?

—记:这里邵雍先生,把践形放在第一位,可见形是统一性情体的,也是后三者的具体表现,综合表现。

天所以谓之观物者,非以目观之也,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,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。

—记:若只以目观物,则会流于表象。用心观物,才能知道性情。但以心观物,又容易流于唯心,所以要进一步以物理研究的态度去观物,才得到真相规律。

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,莫不有性焉,莫不有命焉,所以谓之理者,穷之而后可知也;

—记:这里的穷,当理解为多角度,不断分解,不断深究。

所以谓之性者,尽之而后可知也;

—记:这里的尽,当理解为极端环境,或让其尽情展现,才能知道事物人的本性。

所以谓之命者,至之而后可知也。

—记:命,理解为局限。这里的至,当理解为尽全力,尽人事,然后才知天命,才知道自己的局限。

此三知者,天下之真知也,虽圣人,无以过之也。

—记:如果能知道事物的理、性、命,则是不比圣人差的人了。

而过之者,非所以谓之圣人也。

夫鉴之所以能为明者,谓其能不隐万物之形也,

虽然鉴之能不隐万物之形,未若水之能一万物之行也;

虽然水之能一万物之形,又未若圣人之能一万物之情也。

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,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。

所以谓之反观者,不以我观物也;不以我观物者,以物观物之谓也。

既能以物观物,又安有我于其间哉?

—记:佛家中有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。道家有人我合一,物我两忘。客观才能出见真相,得真知。但由于人的经历习气,做到客观又是最难的。这里也包含了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。

是之我亦人也,人亦我也,我与人皆物也,

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,其目无所不观矣;

用天下之耳为己之耳,其耳无所不听矣;

用天下之口为己之口,其口无所不言矣;

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,其心无所不谋矣。

夫天下之观,其于见也,不亦广乎?

天下之听,其于闻也,不亦远乎?

天下之言,其于论也,不亦高乎?

天下之谋,其于乐也,不亦大乎?

夫其见至广,其闻至远,其论至高,其乐至大,能为至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为焉,不谓至神至圣者乎?

非惟吾谓之至神至圣,而天下亦谓之至神至圣;

非惟一时之天下谓之至神至圣,而千万世之天下亦谓之至神至圣者乎!

过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已。

—记:这段可以理解为兼容并包地学习,海纳百川地接纳思想,不执着于某一主义思想地去言行,以天下人幸福快乐作谋,则可以成为至神至圣的人。“过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已。”-以前有没有这样的人,那就不知道了。

花漫城主

不作公卿,非无福命都缘懒; 难成仙佛,为爱美人又恋花。微信号:zi103718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